日期:2025-10-11 10:02:04
你以为工地竞标是实力的战场?安徽某市政项目招标现场,却上演了一出比电视剧还精彩的"群演大戏"——30家建筑公司集体报名,报价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,技术标格式整齐划一,连标书装订线都像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。
调查结果令人瞠目:这些"参赛选手"全是同个中间人找来的"职业群演"。每家只需缴纳1.5万元"出场费",连标书都不用自己做,统一由"导演"周某操控报价。最终中标价与次低价相差近300万,而这场"演出"的总成本不过45万。更讽刺的是,其中12家公司注册资金刚过门槛线,办公地址是虚拟产业园的共享工位,社保缴纳记录为零——典型的"三无影子公司"。
这并非个例。去年安徽发改委通报的8起典型案例里,从黄山评标专家收3000元"打分费",到某县水利项目出现"父子兵+兄弟连"的关联公司组团,招投标市场的"暗箱剧本"早已写满套路:有专门注册空壳公司赚"陪标费"的职业黄牛,有通过电子标系统精准控制报价误差不超过0.3%的技术流,甚至还有利用亲属代持股份玩"隐形关联"的升级版玩法。
围标串标升级2.0版:当"马甲军团"学会"隐身术"
以前的围标就像街头混混打架——几个关联公司一起报名,工商信息一对比就能看出猫腻。现在的玩家却玩起了"谍战剧本":
•股权迷宫:A公司法人是B公司监事的岳母,C公司股东是D公司财务的表弟,层层代持让人根本找不到实际控制人;
•身份替身:用远方亲戚身份证注册公司,法人代表可能只是菜市场卖菜的大爷,实际操盘手躲在幕后;
大盛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